發表文章

【讀書心得】快思慢想理財法:善用心理學打造不再為錢煩惱的富足人生

圖片
作者:馬克斯.菲爾普斯 原文作者:Max Phelps 譯者:陳儀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5/03/3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在現代社會的高度物質化浪潮中,金錢似乎成了一種令人又愛又恨的存在。它既是維繫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追求夢想的翅膀,但同時,它也常常是壓力、焦慮乃至家庭紛爭的根源。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曾在午夜夢迴時,為一筆不翼而飛的開銷輾轉反側?又有多少人,在享受了一趟夢幻旅程或入手心儀已久的奢侈品後,緊隨而來的卻是縮衣節食的窘迫與揮之不去的懊悔?計算著薪資發放日與帳單繳款日的循環,彷彿成了生活中難以擺脫的節奏。若您對這些情境感到似曾相識,那麼《駕馭心智,逆轉慣性:洞悉雙重思維的致富實踐》這本書,或許能為您提供一條走出財務困境、迎向富足人生的嶄新路徑。 本書作者,一位經歷過企業行銷、教育領域,最終在金融服務業找到熱忱的實踐家馬克斯‧菲爾普斯(Max Phelps),並非要苛責我們在財務管理上的不足。相反,他溫和地指出,我們在金錢運用上的掙扎,很大程度上並非個人意志力的匱乏,而是與我們身處的環境——無孔不入的商業推廣策略、日新月異的便捷支付科技、以及更深層次的,我們大腦天生的運作模式——息息相關。這些外部與內在的因素,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網,不斷誘使我們偏離理性的軌道,屈服於短暫的滿足感,從而難以有效地積累財富、實現長遠目標。 這本書的核心精髓,是巧妙地借鑒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在其劃時代巨著《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所揭示的人類雙重思維系統理論。菲爾普斯敏銳地觀察到,大多數人在處理日常金錢事務時,往往不自覺地依賴康納曼所稱的「系統一」——那種快速、直覺、依賴經驗法則與情感反應的思考模式。這種模式在應對簡單、重複性的問題時或許高效,但在複雜且充滿誘惑的現代金融環境中,卻常常導致非理性消費、儲蓄不足、以及對未來財務風險的低估。 因此,菲爾普斯提出了一套極具創見且貼合人性的「雙系統思維理財框架」(下文或稱「心智理財法」)。其核心理念並非要求我們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錙銖必較地對抗誘惑,而是透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行為架構」或「選擇架構」(Choice Architecture),巧妙地引導我們的財務決策,讓代表著緩慢、審慎、邏...

【讀書心得】營繕師異譚之參

圖片
作者:小野不由美 譯者:王華懋 繪者:CLEA 出版社: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30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營繕師異譚之參》是一本細膩描繪家庭與空間之間神秘連結的小說,作者小野不由美巧妙地將恐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的微細之處,讓讀者在平凡的場景中感受到毛骨悚然的氛圍。這本書的核心,並非僅僅聚焦於鬼怪的出現,而是在探討那些無形但深深影響著人心的東西——家庭中的壓力、過去的傷痛以及情感的糾纏。 這部小說的六則短篇故事各具特色,卻都圍繞著「家」這個中心概念展開。小野不由美對於「家」的描寫,不單單是作為一個居住的場所,更多時候它象徵著某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或者束縛感。無論是物理上破損的房屋,還是內心受創的靈魂,這些故事中的「家」都存在著無法逃避的壓力與悲傷。 故事《誘惑的岩石》中,年輕人因為看到懸崖邊的女子而溺水,這象徵著誘惑與死亡的相互交織。懸崖邊的洋館似乎代表著一種神秘力量,這股力量可以吞噬生命,讓人陷入無法逃脫的命運漩渦。而那名女子的招手,則彷彿在呼喚人心深處的恐懼與無法抵擋的引誘。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人們無法抗拒的誘惑,無論是對死亡的好奇,還是對某種未知的渴望。 《火焰》則展現了另一種恐怖的形式,婆婆在死後仍然詛咒著媳婦順子,這不僅是靈異事件,更是家族關係中的壓迫感的具現化。即使婆婆已經去世,順子依然感受到她的控制,這表明了過去的陰影無法輕易消散。家庭中的壓力和控制感,在這個故事中被轉化為超自然的現象,讓人不寒而慄。 在《扭曲的家》中,彌生以打造娃娃屋的方式來模擬理想中的家庭生活,但這個過程卻逐漸走向扭曲。她所創造的家不再是和諧的象徵,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了某種壓抑與暴力的代表。彌生透過一個個細緻的娃娃來呈現家庭中的各種關係,而這些娃娃在她的手中不斷變形,逐漸顯露出她心中無法化解的傷痕。這反映了她對於「家」的複雜感情,既想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又無法擺脫過去的陰影。 《香袋》講述了一個關於新家的故事,丈夫回憶起與他共住的幽靈故事,這讓新家的氣氛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這篇故事探討了「家」作為一個新起點的象徵,但同時也是過去回憶的延續。家中所發生的事情往往是過去的延伸,無論我們如何努力擺脫,某些記憶總是會如影隨形。 而《骸濱》則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瀕臨大海的房子,房屋旁的庭園常常有水難屍體漂流而至。這個故事中的房...

【讀書心得】營養醫學抗癌奇蹟:劉博仁醫師的抗癌成功案例分享

圖片
作者:劉博仁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期:2012/10/23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營養醫學抗癌奇蹟》一書主要介紹如何透過營養醫學輔助治療癌症,並提出了許多癌症患者的成功案例。書中強調,不少患者並非死於癌症本身,而是因為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導致併發症或感染,最終喪命。這本書旨在傳達營養醫學的重要性,並指出適當的營養補充可以顯著提高抗癌治療的效果,甚至預防癌症的發生。 作者劉博仁醫師在書中詳細解釋,癌症患者若能在接受傳統治療如化療、放療的同時,搭配營養補充品,不僅能減輕副作用,還能提升身體對抗癌症的能力。對於患者來說,營養醫學提供了一條新的治療思路,不僅能提高生活品質,還有助於避免由於治療過程中的身體虛弱而導致的併發症。 書中介紹了十種台灣常見癌症的案例,包括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等,並闡述了每種癌症的治療方式與輔助的營養處方。這些處方根據不同的癌症類型、治療階段及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精確調整。例如,術後患者可以補充維生素C和鋅來加快傷口癒合,而接受化療的患者則可以使用高劑量魚油來增強療效。 劉醫師也深入分析了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迷思,幫助讀者釐清諸如乳癌患者能否飲用豆漿、切片檢查是否會擴散癌細胞等問題,從而讓患者及家屬能夠更理性地面對癌症及其治療。 書中還強調了心靈層面的健康,指出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會削弱免疫系統,進而不利於癌症的治療。因此,學習紓壓技巧如腹式呼吸、聽音樂等,成為抗癌之路上的重要一環。 總體來看,《營養醫學抗癌奇蹟》是一本全面且實用的指南,為患者及家屬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訊。它不僅幫助讀者掌握營養醫學的基本原理,還提供了具體的營養建議和輔助療法,從而增強患者在抗癌過程中的力量與信心。 劉博仁醫師的這本書尤其適合那些希望從飲食和生活習慣方面做出積極改變的癌症患者和他們的家屬。透過這些具體的建議,患者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減輕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並且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自己的治療計畫當中。 營養醫學的作用 營養醫學的核心在於通過補充適當的營養素來維持和恢復人體的健康,這在癌症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當身體被癌症消耗時,營養補充能夠幫助增強免疫系統,讓身體更好地抵抗病菌及恢復活力。書中強調,並非所有補充品都適合每一位患者,不同的癌症需要不同的營養策略。例如,針對化療導致的消化系統問題,補充足夠的維生素...

【讀書心得】懂生,才懂死

圖片
作者:佩瑪‧丘卓 原文作者:Pema Chödrön 譯者:雷叔雲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4/06/07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懂生,才懂死》這本書讓我們重新審視生死的關係,並以佛教的中陰教法引導我們去面對死亡。書中的觀點強調了生死並非兩個孤立的階段,而是彼此連續且密不可分的部分。佩瑪·丘卓從《西藏度亡經》的經義中提取了核心思想,向讀者展示了如何以開放的心態去看待生命和死亡,進而教導我們如何在生死之間找到內心的平靜與解脫。 書中提到的「中陰」是指生命和死亡之間的過渡狀態,這個概念在藏傳佛教中具有深遠的意義。佩瑪指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實際上都在經歷不同形式的過渡:無論是醒來、入睡,還是情感的波動,如快樂、憤怒、焦慮、嫉妒等等,都是中陰的一種表現。這意味著我們的一生也是一場中陰的體驗,只有當我們能夠真正理解這一點,我們才能夠在死亡來臨時從容面對。 本書的核心信息是,生與死並非兩個對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交織的部分。我們如何度過此生,將直接影響我們如何面對死亡。佩瑪鼓勵我們以好奇的心態去面對生命的無常,而不是恐懼或抗拒。她主張,當我們能夠接受生命中的變化與不確定性時,死亡不再是一個可怕的終結,而是一場持續不斷的旅程。 佩瑪·丘卓在書中用淺白的語言闡述了中陰的三個階段:臨終中陰、法性中陰與受生中陰。臨終中陰是指人在臨終時的過渡狀態;法性中陰則是指靈魂離開肉體後進入的狀態;受生中陰則是指靈魂準備投胎轉生的階段。她特別強調了在這些階段中保持正念與覺察的重要性,因為這將直接影響我們是否能夠在中陰過程中獲得解脫,或是再次進入輪迴。 書中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我們的內心習性將決定我們的死亡體驗。也就是說,倘若我們在生前養成了平靜、開放、無執著的心態,那麼在面對死亡時,我們將能夠更加從容不迫,甚至能夠藉此機會得到心靈的解脫。反之,如果我們在生前充滿恐懼、焦慮、貪欲和執著,那麼這些情感將在死亡過程中加劇我們的痛苦,讓我們難以達到真正的平靜。 這樣的觀點讓我們反思,當我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逃避變化和痛苦時,實際上是在逃避生死的真相。佩瑪告訴我們,無論我們喜歡與否,生命的本質就是無常。這種無常不僅體現在我們的物質環境中,也體現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中。念頭、情感、關係、財富、地位,這些都只是一個過渡,而我們往往執著於這些事...

【讀書心得】懂也沒用的神祕旅行:小說家金英夏旅行的理由

圖片
作者:金英夏 原文作者:김영하 譯者:胡椒筒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20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懂也沒用的神秘旅行》是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一本散文集,聚焦於旅行的本質與意義,並深入探討人類為何總是對旅行懷抱渴望。書中藉由旅行的經歷和感悟,不僅表達了對異國風情的觀察,也反思了旅行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金英夏這本書帶領讀者思索,旅行究竟是為了逃避現實,還是為了追求自由,或僅僅是人類進化中的一種本能。 旅行與逃避現實 書中探討的第一個核心觀點是旅行與逃避的關聯。作者指出,許多人選擇旅行,其實是想要短暫地脫離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束縛。家庭、工作以及現實生活的負擔,往往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無法抹去的陰影。長期居住的空間,儘管是我們的庇護所,但同時也沉積了過去的傷痕。金英夏以飯店的暫住經驗來對比家中的沉重,指出在陌生的環境中,個人能夠從「吸收了所有傷痛的物品」中獲得解放,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自由。短暫的離開,讓人暫時擺脫過去的陰影,得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這種逃避不僅僅是對於物理空間的轉換,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放逐。旅行的過程中,我們進入了一個全然陌生的世界,在那裡,身份、責任與過去的自我都被暫時拋在腦後。金英夏認為,旅行的魅力在於讓我們忘記自己是誰,而非去確認自我。這種「無名小卒」的狀態,讓我們在繁雜的社會角色中尋找到片刻的輕鬆,短暫地放下了那些日常的責任與期許。這是逃避的一種,卻也是一種必要的精神調適。 旅行與當下的駐足 金英夏強調,旅行的另一個價值在於讓人駐足於當下,這是斯多葛學派哲學家常常強調的理念。在旅行中,過去的後悔和對未來的不安暫時退居次位,當下的體驗成為唯一值得關注的事物。正如作者所言,旅行讓我們從時間的流動中抽離出來,回到當下,這是旅行帶給人最具意義的心靈轉變。 旅行中,我們會遇到各種突發的挑戰與困難,這些不確定性迫使我們不得不專注於當下。例如,在一個陌生的城市中尋找食宿,或是與陌生人交流,這些情況都會讓人無法再關注那些過去或未來的煩惱。旅行的過程中,人們需要即時解決眼前的問題,這讓我們暫時脫離了對未來的焦慮和對過去的糾結。這種駐足當下的體驗,是旅行帶來的一種心靈修行,讓我們學會專注於眼前,放下那些過度思慮的負擔。 旅行與流浪的哲學 除了逃避與當下的體驗,金英夏還探討了旅行與流浪的哲學。他引用...

【讀書心得】壓力鍋煉金術:低脂美顏╳一鍋三菜╳不變經典,微微蔡百變快速美味料理的秘密

圖片
作者:微微蔡 出版社:捷徑文化 出版日期:2024/09/11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平裝版-> 傳送門 平裝獨家贈品版-> 傳送門 【Youtube】 讀完《壓力鍋煉金術》後,讓我深感現代烹飪的多樣化與便捷性。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現代人面臨的三餐煩惱,無論是因為忙碌工作無暇烹調,或是想追求健康飲食而苦無方法,它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書中內容非常豐富,不僅包括如何利用壓力鍋快速完成多道料理,還涵蓋了增肌減脂、美顏養生等健康目標。作者微微蔡透過簡單實用的食譜,讓讀者在家裡也能輕鬆完成各種美味料理,無需煩惱如何準備一桌健康又美味的餐點。 首先,這本書的核心特色之一,就是「一鍋三菜」的概念。微微蔡特別設計了許多能一次性完成多道菜餚的食譜,這對於忙碌的上班族和家庭主婦而言,無疑是一大福音。例如,她介紹了如何在一鍋壓力鍋中同時烹煮主菜、副菜和湯品,這種烹調方法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確保每道菜都充滿營養。而且,這些食譜操作簡單,即便是新手也能輕鬆上手。這種快速高效的烹飪方式,不僅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還讓健康飲食變得更加實現。 其次,微微蔡特別強調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在現代飲食潮流中,減醣、減脂和增肌的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而這本書在這些方面提供了非常實用的食譜。書中收錄了減醣飯、哈佛式蔬菜湯、清燉牛肉蔬菜湯等健康料理,這些菜餚不僅低油低糖,還能有效控制熱量,非常適合想要增肌減脂的人群。微微蔡的料理理念並不僅僅停留在美味層面,她更進一步追求如何讓食物成為一種健康的補給方式,這在現今追求健康生活的風潮中顯得尤為重要。 除了日常健康飲食,書中還有不少針對養生與美容的食譜。像是燕窩滋補術、魚鱗凍和黑芝麻豆漿等,都能為肌膚提供營養,同時有助於保持健康體態。這些養生食譜不僅讓身體內外焕然一新,還能在家中輕鬆準備出像是高級餐廳般的美食,讓人感受到不需繁瑣技巧也能享受養生的樂趣。 除了健康與養生食譜外,書中也不乏經典家常料理和異國風情料理的介紹。這使得這本書的內容更加豐富,無論你是想要享受地道的台灣滷肉飯,還是探索異國風味的日式化骨香魚或大馬肉骨茶,書中的食譜都能滿足你的需求。這些菜餚不僅多樣化,還能帶來烹飪上的成就感。尤其是一些不敗經典如東坡肉、佛跳牆等菜餚,對於愛好烹飪的人來說,這...

【讀書心得】骸骨殺手

圖片
作者:珍.柏克 原文作者:Jan Burke 譯者:尤傳莉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6/28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 電子書-> 傳送門 平裝版-> 傳送門 《骸骨殺手》這部小說,以其驚悚、懸疑與情感深度,為讀者帶來一場扣人心弦的閱讀旅程。這部由珍·柏克撰寫的推理小說,融合了心理懸疑與調查犯罪的元素,展現了作家高超的敘事技巧與精緻的情節安排,難怪能獲得「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等多項榮譽提名與獎項。作為一部以人物心理描寫見長的作品,書中的角色互動以及背後的深層動機成為故事的核心,尤其是對於謀殺的探討,以及尋找真相過程中的內在掙扎,都讓讀者深刻感受到每一個轉折背後的壓力與張力。 故事圍繞著記者艾齡·凱利,她在四年前接手了茱麗亞·賽爾失蹤案的報導。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尋常的新聞事件,對艾齡來說,這次的報導逐漸成為她的使命。儘管經歷了多年的搜尋與調查,真相始終如迷霧般難以捉摸,彷彿唯一知道答案的人,是那位早已因謀殺被捕的兇手——尼克·派瑞許。尼克是個殘酷且高效的殺人犯,對其犯行的描述無不讓人感到不寒而慄。在他即將被判死刑之際,這位兇手為了減刑,願意向外界透露出關於受害者屍體所在地的資訊,這成為艾齡與其他調查團隊的一線希望,帶領他們進入一個隱秘的山區,展開新一輪的真相探索。 小說的懸疑張力隨著情節展開而逐步升高。讀者隨著艾齡等人進入荒涼的內華達山區,逐漸發現這並非僅僅是一場普通的尋屍行動,尼克·派瑞許背後所隱藏的秘密,遠遠超出他們的想像。珍·柏克的筆觸細膩而緊湊,她運用巧妙的情節安排,讓故事的每一個轉折都充滿了壓迫感,尤其是當真相逐步揭開的同時,讀者會不禁屏住呼吸,想要一探究竟。尼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兇手角色,他的心理描寫深刻,讓人時而感到恐懼,時而感到迷惑,甚至對他產生某種扭曲的理解與同情。 艾齡·凱利作為小說的主角,則展現出強烈的意志力與責任感。她並非僅僅是一個被動的報導者,而是一個積極尋找真相的追尋者。她的性格中融合了勇氣、智慧與一絲脆弱,這使她的角色更加立體且有層次感。艾齡的內心掙扎與成長歷程,是本書的一大亮點。她面對著外界的壓力,內心的不安,以及對於真相的追尋,無不讓人感同身受。這讓《骸骨殺手》不僅僅是一部懸疑推理小說,同時也深入探討了人性與心理的深度,讓人思索: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我們究竟付出了多少,又是否準備好面對那不堪承受的答案?...